留言板

尊敬的读者、作者、审稿人, 关于本刊的投稿、审稿、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,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。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。谢谢您的支持!

姓名
邮箱
手机号码
标题
留言内容
验证码

喷管、光腔及压力恢复系统一体化设计

余真 李守先 陈栋泉

余真, 李守先, 陈栋泉. 喷管、光腔及压力恢复系统一体化设计[J]. 强激光与粒子束, 2007, 19(04).
引用本文: 余真, 李守先, 陈栋泉. 喷管、光腔及压力恢复系统一体化设计[J]. 强激光与粒子束, 2007, 19(04).
yu zhen, li shou-xian, chen dong-quan. Integrative design of nozzle, cavity and pressure recovery system[J]. 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, 2007, 19.
Citation: yu zhen, li shou-xian, chen dong-quan. Integrative design of nozzle, cavity and pressure recovery system[J]. 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, 2007, 19.

喷管、光腔及压力恢复系统一体化设计

Integrative design of nozzle, cavity and pressure recovery system

  • 摘要: 对氧碘化学激光(COIL)系统的喷管和扩压器进行了3维数值模拟,对比分析了几种喷管和扩压器的设计方案,计算了从光腔入口到扩压器出口的气动力学过程。光腔内主副气流借助翼片辅助方法实现充分混合,翼片长0.77 cm,宽0.254 cm,满足气流混合要求。扩压器是1/4结构,即计算区域为入口截面高30 mm、宽60 mm的长方型,之后等截面延续500 mm,然后宽度仍然不变,高度以4°角扩张,延续700 mm,最终的出口截面高度为79 mm。采用空气入射,入口处(光腔出口)马赫数3.2,静压1 232 Pa,温度110 K;计算得到出口处总压13 300 Pa,总温300 K。结果表明:出口静压超出入口静压近10倍,该扩压器很好地起到了压力恢复的作用,而总压下降到1/4.5左右(从60 648 Pa到13 300 Pa),从而能够减轻后续的引射器的工作压力。利用高光腔压力设计可以减少一级引射器,达到整个系统小型化设计的目的。
  • 加载中
计量
  • 文章访问数:  3017
  • HTML全文浏览量:  326
  • PDF下载量:  621
  • 被引次数: 0
出版历程
  • 刊出日期:  2007-04-15

目录

    /

    返回文章
   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