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,《强激光与粒子束》在编委会的领导下,在全体编委、审稿专家的辛苦付出和切实支持下,编辑部始终坚持“科学家办刊”理念,期刊以提升学术质量及学术影响力为核心,高质量地完成了全年的出版任务,学术指标及影响力保持稳步提升,入选《中国核学会核领域期刊分级目录(2024)》T2级,连续7次被评为“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”。依据《强》刊年度优秀编委、优秀审稿人、优秀论文、优秀专题评选方案,评选出2024年度优秀编委10位、优秀审稿人40位、优秀论文10篇、优秀专题5个。热烈祝贺获奖编委、审稿人、优秀论文作者、优秀专题主编,并感谢所有专家学者对《强激光与粒子束》做出的贡献。上述获奖证书将在第五届全国强激光与粒子束前沿学术研讨会(2025年4月18—21日,昆明)上颁发。
一、优秀编委(排名不分先后)
序号 | 姓名 | 单位名称 |
1 | 黄洪文 |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|
2 | 王 琳 |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
3 | 巩华荣 | 电子科技大学 |
4 | 冯 鹏 |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|
5 | 王鹏飞 |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|
6 | 王小林 | 国防科技大学 |
7 | 邵 涛 |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|
8 | 赵永涛 | 西安交通大学 |
9 | 冒立军 |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|
10 | 张自成 | 国防科技大学 |
二、优秀审稿人(排名不分先后)
序号 | 姓名 | 单位 |
1 | 秦 风 |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|
2 | 阮久福 | 合肥工业大学 |
3 | 马 勋 |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|
4 | 孙凤举 |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|
5 | 高景明 | 国防科技大学 |
6 | 魏 浩 |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|
7 | 陈冬群 | 国防科技大学 |
8 | 鄂 鹏 | 哈尔滨工业大学 |
9 | 何孟兵 | 华中科技大学 |
10 | 王川川 | 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 |
11 | 王小林 | 国防科技大学 |
12 | 黄 珂 |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|
13 | 饶俊峰 |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|
14 | 李 朋 |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|
15 | 周祖圣 | 高能物理研究所 |
16 | 陈代兵 |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|
17 | 王宏伟 |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|
18 | 舒 挺 | 国防科技大学 |
19 | 陈 林 |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|
20 | 陈 志 |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
21 | 朱海君 |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|
22 | 刘顺坤 | 苏州泰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|
23 | 李天明 | 电子科技大学 |
24 | 龙继东 | 苏州国家实验室 |
25 | 王洪广 | 西安交通大学 |
26 | 余道杰 | 信息工程大学 |
27 | 蒙 林 | 电子科技大学 |
28 | 李相强 | 西南交通大学 |
29 | 余 亮 | 重庆大学 |
30 | 齐 欣 |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
31 | 樊宽军 | 华中科技大学 |
32 | 陈 曦 | 航天一院一部 |
33 | 岳军会 |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
34 | 全 林 |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|
35 | 廖 勇 |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|
36 | 葛行军 | 国防科技大学 |
37 | 程二威 | 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 |
38 | 白 瑜 |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|
39 | 肖德龙 |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|
40 | 林庆宇 | 四川大学 |
三、十佳优秀论文(排名不分先后)
序号 | 题目 | 作者 | 一作单位 |
1 | 电磁防护技术发展综述与展望 | 毋召锋、徐延林、刘培国、 查淞 | 国防科技大学 |
2 | 高空电磁脉冲晚期环境下电力系统 效应研究进展 | 刘彤宇、李丽、王亚楠、 田逸涵、赵禹洋 | 西安交通大学 |
3 | 无人机机载天线高功率微波耦合响 应研究 | 赵敏、陈亚洲、周星、 聂亚宁、李慧娟 | 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 |
4 |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堆包层能量沉积 特性 | 李昕泽、张冰倩、陈荣华、 张魁、张大林、田文喜、 秋穗正、苏光辉 | 西安交通大学 |
5 | 重频超宽带电磁脉冲对GPS导航接 收机的效应研究 | 胡明、陈圣贤、李永龙、 袁雪林 | 中山大学 |
6 | 具有快前沿的固态Marx电源的研究 | 李东升、李孜、王永刚、 姜松、饶俊峰 | 上海理工大学 |
7 | 磁开关技术及其在高功率脉冲驱动 源中的应用 | 高景明、张瀚文、李嵩、 杨希彪、孙艺杰、李典耕、 陈绒、任小晶、杨汉武、 钱宝良 | 国防科技大学 |
8 | 光触发多门极开关初步研究 | 刘宏伟、王凌云、栾崇彪、 袁建强、谢卫平、杨杰、 何泱、付佳斌、徐乐 |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|
9 | 基于锥形掺镱光纤实现20kW高光束 质量激光输出 | 肖虎、潘志勇、陈子伦、 马鹏飞、 刘伟 | 国防科技大学 |
10 | 大规模相干合成主动相位控制技术 研究进展 | 周宏冰、张昊宇、李敏、 冯曦、谢亮华、刘玙、 楚秋慧、闫玥芳、陶汝茂、 林宏奂、王建军、颜立新、 景峰 |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|
四、优秀专题(排名不分先后)
序号 | 专题名称 | 专题主编 | 单位 |
1 | 高功率开关技术及其应用专辑 | 丛培天 |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 |
丁臻捷 | 西安交通大学 | ||
2 | 脉冲功率技术专辑 | 王 勐 |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|
呼义翔 |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 | ||
马弘舸 |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学研究所 | ||
张建德 | 国防科技大学 | ||
3 | 高功率微波技术专辑 | 黄文华 |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 |
马弘舸 |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学研究所 | ||
张建德 | 国防科技大学 | ||
4 | 特种电源技术专辑 | 李洪涛 |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|
袁建强 |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| ||
5 | 复杂电磁环境技术专辑 | 马弘舸 |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学研究所 |
刘元安 | 北京邮电大学 | ||
周海京 |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|
《强激光与粒子束》编辑部
2025年4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