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黄微波, 杨飞, 李晖, 陈倩雯, 付浩.
星载X频段1600 W高幅相一致性脉冲行波管放大器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20, 32(8): 083004-1-083004-5.
doi: 10.11884/HPLPB202032.200100
|
[2] |
石小燕, 丁恩燕, 梁勤金, 杨周炳, 张运检.
20 kV/20 kHz/100 A高压脉冲源设计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8, 30(04): 045002-.
doi: 10.11884/HPLPB201830.170360
|
[3] |
王红华, 文化锋, 武晴涛, 应祥岳, 李军, 施锋.
L型阵列探测器合成功率研究与设计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8, 30(12): 121002-.
doi: 10.11884/HPLPB201830.180236
|
[4] |
高磊, 曾勇虎, 汪连栋.
导弹目标单、双基地雷达散射截面对比分析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8, 30(01): 013203-.
doi: 10.11884/HPLPB201830.170273
|
[5] |
李昌泽, 童创明, 王童, 王伟杰, 齐立辉.
不稳定表面粗糙目标的太赫兹波段散射特性分析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6, 28(04): 043101-.
doi: 10.11884/HPLPB201628.123101
|
[6] |
赵敏, 周星, 王庆国, 曲兆明, 杨清熙.
全固态快沿脉冲源功率合成的设计与分析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5, 27(10): 103232-.
doi: 10.11884/HPLPB201527.103232
|
[7] |
梁勤金, 陈世韬, 余川.
1.2 kW C波段固态高效率GaN微波源研制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4, 26(10): 103002-.
doi: 10.11884/HPLPB201426.103002
|
[8] |
徐刚, 徐勇, 施美友, 余川, 廖勇, 胡进光.
随机相位误差对空间功率合成效率的影响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3, 25(11): 2914-2918.
doi: 10.3788/HPLPB20132511.2914
|
[9] |
马勋, 邓建军, 姜苹, 刘金锋, 刘宏伟, 袁建强, 李洪涛.
光导开关级联Blumlein型脉冲网络设计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3, 25(07): 1851-1855.
doi: 10.3788/HPLPB20132507.1851
|
[10] |
武亚君, 黄欣, 徐秀丽, 李利.
太赫兹目标RCS缩比测量技术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3, 25(06): 1541-1544.
doi: 10.3788/HPLPB20132506.1541
|
[11] |
高运鹤, 梁雪松, 杨梓强.
中心频率为0.225 THz的两路波导功率合成器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1, 23(01): 0- .
|
[12] |
何湘, 陈建平, 楚然, 陈玉东, 曾小军, 倪晓武.
等离子体用于腔体的雷达散射截面减缩的实验研究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1, 23(05): 0- .
|
[13] |
张强, 袁成卫, 刘列.
一种T形高功率微波功率合成器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0, 22(10): 0- .
|
[14] |
李国林, 舒挺, 袁成卫, 王挺, 张军.
基于过模波导的高功率微波准相干功率合成器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0, 22(11): 0- .
|
[15] |
石小燕, 曹晓阳, 梁勤金, 冯仕云, 陈朝阳.
多路窄脉冲功率线路合成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0, 22(04): 0- .
|
[16] |
凌劲, 龚书喜, 路宝, 王文涛, 王兴, 刘苏.
电磁带隙结构在天线雷达散射截面减缩中的应用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9, 21(08): 0- .
|
[17] |
孙鹏, 丁耀根, 赵鼎.
X波段高峰值功率速调管功率合成器设计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7, 19(11): 0- .
|
[18] |
孙鹏, 丁耀根, 赵鼎.
用于速调管功率合成输出结构的转向波导设计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7, 19(05): 0- .
|
[19] |
杨永辉, 郑贵强.
S波段2 kW连续波功率合成技术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7, 19(01): 0- .
|
[20] |
李毅, 梁步阁, 张光甫, 袁乃昌.
强电磁脉冲信号激励下复杂目标的散射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6, 18(07): 0- 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