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李维斌, 王雅丽, 任青华, 姚列英, 宣伟民, 王英翘.
托卡马克脉冲电源实时控制系统设计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9, 31(09): 096003-.
doi: 10.11884/HPLPB201931.190016
|
[2] |
王重马, 黄连生, 傅鹏, 黄荣林, 陈晓娇, 王振尚, 曾思哲.
大功率变流器脉冲电流的计算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9, 31(03): 036003-.
doi: 10.11884/HPLPB201931.180283
|
[3] |
郑洪龙, 庹先国, 石睿, 张贵宇, 韩强, 程一鸣.
井型高纯锗探测器体源样品无源效率刻度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7, 29(12): 126001-.
doi: 10.11884/HPLPB201729.170240
|
[4] |
陶玲, 胡纯栋, 谢远来, 许永建.
全超导托卡马克中性束注入系统离子吞食器工程设计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3, 25(10): 2687-2692.
doi: 10.3788/HPLPB20132510.2687
|
[5] |
卢洪伟, 查学军, 钟方川, 胡立群, 周瑞杰.
HT-7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密度调制实验中的逃逸电子行为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2, 24(11): 2655-2659.
doi: 10.3788/HPLPB20122411.2655
|
[6] |
颜宁, 张炜, 常加峰, 明廷凤, 丁斯晔.
相干结构Blob在HT-7托卡马克边界的传播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1, 23(10): 0- .
|
[7] |
杨建华, 吴振伟, 许平, 徐强.
HT-7低杂波电流驱动效率与有效电荷数及电子温度的关系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0, 22(09): 0- .
|
[8] |
王晟, 刘晶儒, 胡志云, 张振荣, 张立荣, 叶景峰, 赵新艳, 黄梅生.
分子过滤瑞利散射技术测量火焰温度和密度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8, 20(12): 0- .
|
[9] |
卢洪伟, 胡立群, 江勇, 林士耀.
低杂波电流驱动下HT-7超导托卡马克逃逸电子行为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8, 20(05): 0- .
|
[10] |
韩仁智, 石跃江, 黄娟, 胡纯栋, 王光祺, 符佳, 周倩, 吴振伟, 常加峰, 孙丹鹏, 高伟, 朱武.
光谱法测HT-7托卡马克诊断中性束的束成分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7, 19(02): 0- .
|
[11] |
苏禹, 刘保华, 杜少武, 匡光力, 黄河, 丁同海.
诊断中性束时序控制系统的研制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7, 19(02): 0- .
|
[12] |
张继成, 唐永建, 吴卫东.
X射线反射法测量α:CH薄膜的密度和厚度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7, 19(08): 0- .
|
[13] |
吴玉迟, 王磊, 王红斌, 刘红杰, 葛芳芳, 陈家斌, 郑志坚, 张保汉, 谷渝秋, 杨朝文.
气体靶密度的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7, 19(07): 0- .
|
[14] |
刘进, 章林文, 刘军, 施将君.
密度提取中吸收系数的使用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7, 19(02): 0- .
|
[15] |
毛剑珊, 赵君煜, 沈飙, 罗家融.
HT-7超导托卡马克调制电流改善等离子体约束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4, 16(09): 0- .
|
[16] |
徐伟, 万宝年.
HT6M托卡马克电荷交换复合辐射的测量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1999, 11(02): 0- .
|
[17] |
徐伟, 万宝年.
HT-6M杂质通量和杂质循环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1998, 10(03): 0- .
|
[18] |
宁成, 潘垣, 汪茂泉, 刘保华.
托卡马克电场电子注入的漂移电子束研究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1998, 10(04): 0- .
|
[19] |
汪茂泉, 毛剑珊, 潘垣.
电子束入射改善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约束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1998, 10(03): 0- .
|
[20] |
徐伟, 万宝年, 李建刚, 谢记康, 方自深, 罗家融, 尹富先, 高翔, 殷飞.
HT–6M托卡马克表面加热实验中的光谱现象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1996, 08(02): 0- 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