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李国会, 向汝建, 吴晶, 欧龙, 徐宏来.
水冷式离焦变形镜技术研究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7, 29(08): 081001-.
doi: 10.11884/HPLPB201729.170067
|
[2] |
牛志峰, 郭建增, 周小红.
变形镜受热变形引起的波前畸变仿真及补偿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5, 27(01): 011010-.
doi: 10.11884/HPLPB201527.011010
|
[3] |
黄晚晴, 张颖, 刘兰琴, 耿远超, 王文义.
高功率光学元件校正波前的梯度均方根指标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5, 27(05): 051001-.
doi: 10.11884/HPLPB201527.051001
|
[4] |
向汝建, 杜应磊, 徐宏来, 李国会, 吴晶, 张凯.
组合变形镜对板条固体MOPA激光波前畸变校正(英)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5, 27(07): 071009-.
doi: 10.11884/HPLPB201527.071009
|
[5] |
韩开, 吴双, 张彬.
高功率激光器腔镜热变形对输出光束质量的影响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3, 25(05): 1134-1138.
doi: 10.3788/HPLPB20132505.1134
|
[6] |
陈月健, 王建东, 童立新, 纪红, 高清松.
高功率二极管端泵浦板条模块波前畸变实验研究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3, 25(04): 822-826.
|
[7] |
史晓雨, 冯勇, 陈颖, 谭治英, 李新阳.
自适应光学系统变形镜控制电压预测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2, 24(06): 1281-1286.
doi: 10.3788/HPLPB20122406.1281
|
[8] |
陈晓娟, 王美聪, 吴文凯, 李恪宇, 曹庭分, 傅学农.
大口径反射镜波前畸变控制技术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1, 23(12): 35-36.
|
[9] |
马慧敏, 张鹏飞, 张京会, 范承玉, 王英俭.
自适应光学系统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0, 22(06): 0- .
|
[10] |
代万俊, 张崑, 蒋学君, 周维, 邓武, 张鑫, 赵军普, 梁樾, 胡东霞, 景峰.
高功率固体激光构型验证装置波前畸变及补偿特性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0, 22(06): 0- .
|
[11] |
余浩, 黄林海, 饶长辉, 姜文汉.
基于自适应光学技术控制光束近场场强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10, 22(02): 0- .
|
[12] |
黄林海, 饶长辉, 姜文汉.
带有自适应光学系统的ICF装置光束传输程序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8, 20(11): 0- .
|
[13] |
敖明武, 杨泽平, 杨平, 饶长辉, 姜文汉.
光束旋转90°多程放大系统的波前误差校正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7, 19(07): 0- .
|
[14] |
杨华峰, 刘桂林, 饶长辉, 姜文汉.
变形镜波前补偿能力的空间频域分析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7, 19(11): 0- .
|
[15] |
张增宝, 金玉奇, 桑凤亭, 张治国, 韩新民, 王峰, 孙以珠.
腔镜失调与面型误差对光束质量影响研究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5, 17(04): 0- .
|
[16] |
刘天华, 姜宗福, 许晓军, 刘泽金, 赵伊君.
自由旋涡气动窗口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初步研究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2, 14(05): 0- .
|
[17] |
刘天华, 姜宗福, 许晓军, 李文煜, 刘泽金, 赵伊君.
用哈特曼法研究自由旋涡气动窗口光束质量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2, 14(04): 0- .
|
[18] |
沈锋, 姜文汉.
自适应光学系统中波前传感器噪声的闭环传递特性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1, 13(06): 0- .
|
[19] |
李有宽, 陈栋泉, 杜祥琬.
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全场补偿模拟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2000, 12(06): 0- .
|
[20] |
李新阳, 凌宁, 陈东红, 于继龙.
自适应光学系统中高速倾斜反射镜的稳定控制
. 强激光与粒子束,
1999, 11(01): 0- .
|